第二章发展基础与背景

发布时间:2011-11-21 00:00

第一节 “十一五”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历史上极不寻常的时期。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保护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带领全区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的原则,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10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6.2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两倍多(如图1)。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完成40.2亿元,年均增长66.9%,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如图2);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83亿元,年均增长45.2%(如图3)。“十一五”时期主要经济指标都翻了近两番。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旅游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2.3:29.2:38.5,调整至2010年的17.3:20.3:62.4(如图4)。

其中,2010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2.8亿元,年均增长10.3%;第二产业增加值3.3亿元,年均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10.1亿元,年均增长37.7%(如图5)。第三产业比重快速提升,旅游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突出,全省旅游发展的龙头作用日益显现。2010年,全区旅游总人数达到244万人次,年均增长32%;旅游总收入实现了20.3亿元,年均增长46.5%(如图6、图7)。其中,长白山景区旅游人数达到9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了33万人次,年均增长9.6%;景区旅游收入达到2.1亿元,比2005年增加1.7亿元,年均增长39%。

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条件极大改善

“十一五”期间,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条件明显改善。新建长白山旅游机场、环长白山旅游公路、东北东部铁路和龙至二道白河段等项目,现已竣工并投入运营;长春至松江河高速公路、二道白河至露水河公路、松江河至长白公路等项目已开工建设;松江河至延吉快速铁路、敦化至二道白河快速铁路、延吉至二道白河高速公路、松江河至二道白河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长白山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如图8)。

图8 长白山区域外交通现状图

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新建了池北大街、白山大街、滨河大街、长白山大街、天池大路等市政道路工程;开工建设了池北区污水处理厂、池北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池北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公共设施项目;新建或改造了部分区域电网、通讯网;完成了二道白河闸坝瀑布、美人松雕塑园、美人松公园、翠湖公园、滨河大街景观带等一批公共设施项目。

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开放水平大幅提高

积极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如图9),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投资意向明显增加,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或签订合约。

四年合同引资额28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8亿元,吸引3家域外企业在长白山保护开发区设立总部,实现了招商引资新突破。金水鹤国际酒店、蓝景戴斯酒店、白溪旅游度假区、紫玉池北湾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保护开发区,长白山旅游服务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2010年与卡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新和成控股集团、香港恒丰集团签订的开发协议,总投资额达210亿元,标志着长白山的开发开放即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五、生态建设继续加强,发展环境日趋完善

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保护区实现了连续5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成果。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85%;湿地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截止到2010年,全区工业废水、废气处理率达78%和91%,工业废渣综合治理率达8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6%;城镇绿化覆盖率超过35%。集中供热取得积极进展,拆除分散供热锅炉房12处,取缔小锅炉26台,每年减少烟尘排放4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吨;对全区6处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环保专项治理,规范整治了二道白河、黄泥河、漫江沿岸的污水排污口13处。

六、社会民生全面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到2010年底,全区总人口达到7.2万人。全区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9%,人均受教育年限10年。全面推行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80%,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0%,人均平均寿命73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0年,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830元,年均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80元,年均增长7.9%(如图10)。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十一五”期间,全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8404人,创业促就业成功项目共214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30元提高至204元。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建设进展顺利,拆迁棚户区累计完成15万平方米,完成棚户区改造面积45万平方米,新建廉租房达2.53万平方米。

第二节 “十二五”发展背景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吉林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时期,也是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加快建设“长白山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提升长白山旅游龙头地位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长白山旅游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东北亚国际环境,对长白山旅游产业发展也将带来新的挑战。

一、有利形势

——发展方式转变带来新机遇。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国际分工格局深入调整,全球性资源环境约束日趋严峻。面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和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低碳发展、消费拉动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主导发展,是我国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重要的战略任务。这为“十二五”时期,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旅游产业和低碳型经济产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区域协调发展带来新机遇。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东北地区步入全面振兴新时期。“十二五”时期作为实现全面振兴的关键阶段,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林业棚户区改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区域合作等一系列有利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得以贯彻落实。同时,国家批准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个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经济带将加快建设,身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腹地长白山,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另外,吉林省启动实施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工程,对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的加快发展和进一步发挥长白山品牌优势,打造长白山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旅游市场前景带来新机遇。按照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至5000美元时,就将进入旅游休闲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GDP将由4000美元增加至6000美元,国内旅游人数预测达33亿人次,入境游客人数预测达9000万人次,我国旅游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全民旅游休闲度假将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目前,旅游产业发展已经正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吉林省也将在“十二五”时期实施旅游产业壮大计划,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为支柱产业,这也为长白山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前景与发展环境。

二、不利因素

——国际环境更为复杂。未来5年,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环境将更加复杂多变,边境管理的难度将加大,国外客源市场将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招商引资的难度加大,旅游业规模的扩张速度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对此要有充分的准备,并做好相应的应对预案。

——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长白山管委会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尽管行使一定的政府职能,但区别于一般的完整政府,在机构设置、职能划分、人员调转等方面,仍然面临着许多障碍和问题,操作起来较为复杂。同时,长白山管委会与周边各县(市)及各林业局(森经局)为不同隶属关系,在林政、水政、土地、房产、公安、道路等行政管理事权上相对独立,而且在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管理事权上交接还不到位,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在区域规划、行政执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旅游产品品种单一。旅游产品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不尽完善,低水平服务设施多,支撑能力弱,满足不了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池西、池南区中心城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接待能力严重不足。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分散,旅游资源利用率低,有些景点游客难以到达,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还很欠缺,旅游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长白山保护开发区过去多为林区和乡镇混合建制,尽管经过几年的建设,全区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地方财政投入不足,对基础设施投入十分有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很滞后。区域内交通网络还不完善;电网和通讯设施落后,安全运营保障亟待提高;区域集中供热率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烟尘污染和能源浪费。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陈旧,很难适应日益繁重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民生问题相对突出。保护开发区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投入不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就业、收入分配、住房、户籍、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矛盾。特别是林区经济发展落后,就业形势严峻,职工生活困难。林区居民居住条件简陋,棚户区面积较大,相当一部分职工的住房仍是危旧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