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长白山科学研究院邀请,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郭永杰、刘成、何华杰等三位老师于2021年6月17日下午对我院种质库进行访问交流。长白山科学研究院黄祥童副院长、崔凯峰、金哲军及相关人员接待并交流。
三位老师对我院种质库考察后开展座谈。
黄祥童副院长首先对三位老师到来表示欢迎,指出:我院种质库科研方向是收集和保存长白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子、花粉、离体器官和组织,重点对长白山区唯一幸存的、生态脆弱的亚高山苔原带物种进行研究和保存,为长白山区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基础物质载体;目标是研究长白山区生物多样性的遗传退化、变异、自然灾害、战争、人类活动引起破坏及其它不可预见的灾害出现前,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利用原地保存、离体保存等方式研究物种的最长活性期限及最佳活性期限。为物种的恢复保存提供有效的种质资源,对个别物种由于环境变异引起的种群极速扩张或减少提出预警及管控方案;规划是以研究团队方式长期持续开展长白山种子区域特征、萌芽规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国内外自然生态领域种子库加强沟通与合作。申报种子库科学研究项目。最终建立科学、完善的长白山区珍稀、濒危及具有保存价值的种质资源“诺亚方舟”。
黄祥童副院长同时指出,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大型综合性世界物种收集、研究、存贮基地,具有优秀的科研团队、先进的工作理念及成熟的管理技术,我院种质库建设起步晚,库房小,无工作经验,摸着石头过河,边工作边学习。希望此次学习交流对我院的种质库建设提出全面的意见及建议,并形成常态化,成为两个单位学习沟通的起点。
三位老师肯定了我院种质库的建设模式、工作思路及发展规划。指出:长白山科学研究院种质库定位高,虽然起步晚,面临工作复杂、程序不熟练等现实问题,但是通过学习会尽快全面科学地开展工作,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有责任对包括长白山科学院在内的同行进行指导性帮助与合作。
三位老师对种质库相关学术研究、技术管理进行课件式指导。并现场解释了种子采集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仪器使用要点、种质库管理程序等相关知识。
双方一致认为:长白山区(东北三省及朝鲜部分地区)、西南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南部)地域广阔、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在我国及世界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长白山科学研究院、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应当紧密合作,常态化相互学习、交流,通过联合申报研究课题,做到种质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并以西南种质资源库为引领,促进我国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贮存、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黄祥童)